行业动态-威海时光行渔具有限公司
设为首页
  |  
  |  
地图
● 中 文  
● English
行业动态
打造威海渔具基地
作者:威海光丽渔具 weihai fishing     10-7-27 10:5    浏览次数:2045

    10月22日至25日,中国渔具制造业基地(威海)国际博览会将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启帷。这次展会汇集了国内248家渔具生产企业、262家渔具店的采购负责人和47个国家、地区的351名采购商,设立国际标准展位570多个。展会的专业性之强、与会外商之多、国内外关注度之高,创建市以来我市举办的国际性展会之最,这也从侧面反映,威海作为世界渔具制造业基地的地位逐步显现。近日,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对展会作出批示:精心筹备,市场化运作,永葆活力,真正把威海打造成渔具“研发、生产、销售”基地,做大做强这一产业。

  小小渔具,牵动了世界的神经。自1981年我市生产出第一支现代渔竿开始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我市的渔具产业形成了世界独有的规模———全市400多家渔具企业,生产总量多年雄踞全国前列。威海渔具吸引了全球的目光,去年,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复杂形势下,威海渔具产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。渔具产业已成为威海与世界对话的媒介,与世界休闲产业对接的桥梁。渔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,就做大做强这一产业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孙述涛指出:“国际钓鱼及与钓鱼休闲有关的产业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,值得进行市场的培育和开发。有利于威海发展,应当大力支持。”

  然而,在世界渔具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,威海钓具的研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,同时,钓具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也亟待与世界接轨。目前,威海渔具行业逐步意识到“创新”的推动力量,本土企业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,把“创建自主品牌”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,加快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,加大科技投入、营造创新环境,提高产品附加值,下大功夫培育自主品牌。

  在保持现有渔具制造业基地优势的前提下,威海渔具产业开始向品牌化、规模化、集群化、高科技化方向迈进,正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渔具“创新基地、品牌基地”。

  经过多年的发展,威海也形成了包括原料、配件、制造设备、成品加工在内的完整、配套的渔具工业产业链,产业集群逐步形成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下,威海渔具企业凭借博览会这个与世界对接的平台,积极向外地先进企业学习,通过与国内外采购商沟通、共同设计新产品等方式,必将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改造和上档升级。

  “威海渔具”是威海的一张城市名片。精心培育渔具博览会这一品牌,不仅是提升威海渔具竞争力的契机,更是威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,影响深远。

版权所有:威海时光行渔具有限公司
鲁ICP备10033534号-1
佰年网络提供技术支持      流量统计分析